近几年来,随着国内中药材特别是动物类药材不断涨价,十多年来蟾酥蟾衣价格己翻几番。行情越来越好。这次我特地采访了国内人工养蟾蜍及采蟾衣较早的海宁市龙头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的高级技师蒋张林所长,请他介绍一些自己的经验,以社会上活蟾蜍无害式一步法采集器脱蟾衣技术为例:
一,养蟾蜍优势:
蟾蜍即俗称癞蛤蟆,属两栖纲蟾蜍科,是变温动物,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共有十七种,常见的是中华大蟾蜍、花蟾蜍、黑眶蟾蜍等,耐干耐湿耐寒耐暑耐饥,生命力强。蟾蜍有两大主要药用原材部位,一是蟾酥,二是蟾衣,都是极其珍贵的中药材,不少中药类专著书中都有阐述。蟾酥就是蟾蜍耳后腺所分泌的白色浆液,蟾衣是蟾蜍整体角质层表皮。近几年来,由于生态环境改变及前几年人们滥捕原因,资源枯竭,因此引起蟾衣蟾酥价格日渐上扬,药市上蟾酥每公斤己达12000元以上,蟾衣每公斤己上升至16000-41000元。可以预见还有逐年上升之势。动物类中药材一直来不愁销路,蟾衣蟾酥更是俏销,所以人工养蟾蜍势在必行,具有广阔前景。
二、人工养殖方法:
(1)人工养蟾首先建好养殖场,四周建围墙,墙高0.4-0.8米,蟾一般不会跳跃,所以不会逃走。墙基入地下0.2米。墙内壁以光滑为妥,墙角做成圆形,以防蟾挖洞或攀爬逃逸。也可以用塑料膜或密孔网围成墙,网要向内倾斜45度,同样能阻止蟾逃走。有条件的场内要挖一水池或开几条水沟,水面积占总面积五分之一即行,保持水深20厘米以上,四周旱地上种一些庄稼或花木,使蟾有个避阳光之地。如果条件不充许而全部是旱地的而没有水池的话,里边所有场地上要种庄稼或拉上遮阳网,防夏天烈日晒死蟾蜍。也可以在场里多挖几个小水坑,垫上塑料布灌上水,防高温脱水死亡。也可以放上些石棉瓦之类让蟾遮荫栖息,不致被晒死。
(2)如果搞繁殖的话,要另建一个水池,作产卵与孵化用,每年春季当水温在12℃时,成蟾在水中抱对交配产卵,此时放少些水草于池中。每20平方米水面放养三对蟾,每只雌蟾可产卵3000到8000枚,黑色的卵双行排列在管状的胶质透明胞衣状卵带内,卵带会自行缠绕于水草上。当水温在12-24℃时,经3-6天即可自然孵出小蝌蚪。产卵池中要事先清除家杂鱼类,防上吃卵与蝌蚪。
(3)冬季蟾蜍喜欢钻水中或土中越冬,也会钻入枯草或塑料膜下面越冬。因此可以把旱地上的土提前翻垦,有利使蟾蜍钻入土下面。也可多放上些稻草或枯草,起到保温避寒风作用。如池内有蟾蜍在水中越冬,池子内千万不可有油渍等污染,防止油类封闭水面而使水下缺氧引起蟾蜍窒息死亡。
(4)饵料投喂方式,蝌蚪的饲料主要是水中的浮游生物。用家畜肥投入池中,培养浮游生物供其摄食,蝌蚪在水中经两个月左右逐渐变态成幼蟾,从水中转到陆地生活,主要食蚂蚁、蚊子、蚯蚓、蛆虫、黄粉虫及其它昆虫。经一二个月后长成亚成蟾时,可以摄食较大的昆虫如金龟子、飞蛾、蝼蛄、蝗虫等大小虫类。此时可在场内拉上电灯(黑光灯更佳)引诱昆虫任蟾摄食。所用电灯座要选用防水灯座,要注意人畜安全。也可在场内沤肥发酵养蚯蚓,或用豆腐渣发酵引苍蝇来产卵育蛆虫喂蟾。这些都比较省事省力省成本的。
(5)防疾病工作要跟上,一般情况下放入的健康蟾的话很少发病 ,所以凡要放入场内蟾首先要用1:3000倍pp粉液浸泡消毒。也可用漂白粉溶液消毒。引进与放蟾入场内时要把老弱病残剔除,以防外来病原菌带入。正常情况下蟾的寿命是8到12年。
三、养蟾采蟾衣效益:
(1)大小蟾蜍均可以用来采集蟾衣,常见中华大蟾蜍体重最大可达500克,一般体重30克以上到250克为常见,体重30克以上所脱的蟾衣重量是0.1克、体重100克左右蟾所脱的衣重量是0.2克、体重 250克左右蟾所脱衣重量是0,3克。以养100克左右体重的蟾为例,养一亩地以2000只蟾为标准,用目前社会上流行的无害式活蟾蜍脱衣技术中的一步滑落采集机进行生产蟾衣为例,每年气温在15℃以上季节即4-10月份均可进行生产 ,平均每月每只蟾蜍脱4张蟾衣,共计脱24张蟾衣,如遇天气影响或其它因素影响,保守计算有20张共4克蟾衣。一亩地养殖2000只蟾蜍共得8公斤蟾衣。按照市场价目前最低的售价每公斤16000元,产值有128000元。
(2)采集蟾衣成本:如果起步从零开始,首先就引进蟾蜍的话,国内大多数地区平均来看主要成本如下几项:单个重100克蟾每公斤25元,一亩地养2000只是两百公斤,引种费5000元;承包土地费800元;围墙塑料膜500元;豆腐渣400元;养虫容器100元;电灯电线300元;电费400元;水费300元;药费200元;场地整理建设人工费2000元;蟾衣采集机500元;一个工人六个月工资费27000元。总成本支出37500元。
小提示:上述利润为90500元。如果是自繁自养蟾蜍或去野外捕捉回来利用,自己有土地者,蟾衣采集机自己制作,采蟾衣工作自己干,蟾规格大些所脱衣重量多些,实际利润还要高。实际上养蟾采蟾衣是连续性生产的,正常情况下蟾蜍可以连续利用五至六年不死亡,接下去后继数年内无需过多投入的,至少固定资产一次性投入后可使用五年以上,成本会降下来的。另外还要防止蛇类爬进场内来偷吃蟾蜍,要采用防蛇网围于养殖场外四周,成本不高。只要精心管理,认真操作,就会取得良好经济效益。
说明:上述是指常规技术采蟾衣技术,毎亩地(667平方米)放养二千只蟾蜍。二千只蟾蜍同时一起脱衣的情况,采集器成本几百元。
作者:海宁市龙头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 蒋张林,手机微信同号:13375735389 文章原创,谢绝搬运,侵权必究